第四十一章 泄风-《玄妙大唐李俪君》

    这下窦王妃也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她是真的没想到,王府长史居然也会跟杨家有勾结!亏她还因为与长史夫人有亲戚关系,对方又时常来讨好她,心中把他们夫妻认作可以笼络的自己人呢。虽然她还没把他们当作心腹看待,但有些不大机密的事,她是不会避着长史夫人的,甚至还曾在对方面前说过抱怨娘家族人的话。

    窦王妃回头想起自己曾经有几次中了李玳的算计,在人前失了颜面,甚至与窦氏家族的某些成员起了口角,就觉得长史夫妻兴许没少在背后泄露消息!她居然从来没怀疑过他们,还以为是隋王府中有太多李玳的耳目,连她院里也不干净呢。她把正院侍候的随从换了两回,折腾得隋王都不高兴了,嫌她多事,索性带着大孙子搬去前院住了。

    根源原来是在王府长史夫妻身上!

    窦王妃又想起自己昨日曾经吩咐了长史夫人一些事,让她叫长史去跟陈家人打交道,立时站起了身。她怀疑那对夫妻可能会在暗中使坏,而她实在不想跟陈家结仇。毕竟陈家是隋王府的姻亲,也是李俪君的外家,关系闹得太僵了,小孙女将来也会为难。

    于是她立刻命申姜与邵娘子、二红等人一起,把李俪君送回花园水阁中去。

    李俪君并不想回去,她还要回灵堂里为母亲陈氏念经,然而窦王妃不许:“你今天出来很久了,够累的。来日方长,你娘也盼着你早日把伤养好呢,何必急于一时?今儿就先回去吧,明日再来,否则到了出殡的日子,你这小身板怎么抗得住长途跋涉?!”

    说完她就强硬地命二红背起李俪君,亲自盯着她们一行人进了二门。

    李俪君无奈,只得放弃了反抗。

    等到李俪君被二红背回水阁,净了手、换了衣裳,重新在榻上安顿下来时,崔嬷嬷带着几个婆子回来了。

    她们今天跟着李俪君到前头灵堂去,各自都有差使,并不是时刻在小主人面前的。每逢独处的时候,总会有人私下找上她们打听事儿。光是今天下午这个把时辰的功夫,就先后有济阴郡王妃及数位宗室贵妇、李俪君二叔李玖的生母金孺人与夫人黄氏,以及大郎李俭让的乳母苍娘子这几拨人分别跟她们接触。

    崔嬷嬷等人早得李俪君嘱咐,自然知道该向她们透露内情,以及用什么语气去透露。目前来看,效果挺好的,暂时没人对她们的说法起疑。

    济阴郡王妃等人主要是关心李俪君的身体和处境,知道她如今在花园里安心养伤,都还算放心,只是留意到她气色不好,又在亡母灵前十分伤心,所以嘱咐崔嬷嬷她们要把小主人照顾好,多加劝慰。至于李玳对于小女儿受伤一事的处置,她们有的人看不大惯,也抱怨了几句,但这毕竟是隋王府的家务事,隋王都不发话,她们也不好多言。

    不过,与她们待在一处听消息的,还有一位与小杨氏交情深厚的郡王妃。她听了崔嬷嬷的话之后,脸色可不大好看。以前她可以闭着眼睛吹李妍君,现在连说她小孩子家不懂事的勇气都没有了。在她看来,李妍君冲着嫡女下毒手,就该千刀万剐。而小杨氏居然没有阻止女儿,还要主动替她遮掩善后,就更愚蠢了!

    正妃都已经死了,无论小杨氏是不是想扶正,都没必要跟陈氏留下的女儿过不去,反倒该多关心这个孩子,叫隋王与李玳都看到她是多么的贤惠仁厚,配得上正妃的尊荣,方是宗室贵妇人该干的事。小杨氏若想给儿子谋划嗣位,根本没必要在夫主的女儿身上打主意,而应该盯着嫡长子李俭让才是!她做的那些事,又恶毒又愚蠢,一点好处没得到,反而把亲闺女折了进去,随时都有可能连累亲儿子。跟这样的人交好,简直拉低了自家的档次!

    这位郡王妃话都没听完,就匆匆转身走了。她离开之后,几位郡王妃、郡公夫人小声议论,道是前者昨日去了秦国夫人府中探病,顺道提一提小杨氏目前面临的麻烦,对方却十分冷淡地把她打发了,还嫌弃她刚离了丧家就上门,太过晦气。

    这位郡王妃放低身段跟小杨氏厮混了许久,处处奉承小杨氏一个媵妾,目的只是想借着她与秦国夫人的族姐妹关系,攀上贵妃,好为自己谋利罢了。万万没想到,小杨氏声称与秦国夫人的亲密关系竟然如此脆弱,后者压根儿就对她没多少姐妹之情,反而连累得郡王妃以宗室贵妇之身,被一介外戚轻慢无礼。

    受了这么大委屈的郡王妃,听着小杨氏在隋王府中的丰功伟绩,心里更不是滋味了。她是不是叫小杨氏耍了?是不是叫这一帮妯娌看了笑话?!

    她气冲冲地走了,济阴郡王妃等人却不由得感叹她走错了路,白费了心思。其实她若想要求杨家姐妹做些什么事,多奉承讨好几句,再送一份重礼,一般的事,杨家姐妹没有理由不答应。这根本不需要小杨氏从中牵线,她却让自己绕了好大一个弯,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。

    崔嬷嬷说完这件事,就念了声佛:“这位郡王妃往日可没少与我们娘子为难。往后她若是少到咱们隋王府来,小娘子还能多享几日清静呢!”

    李俪君则若有所思。看来,随着小杨氏因为身上有孝,不能再时时陪伴在秦国夫人身边奉承讨好,与后者的关系会日渐疏远,那些曾经围绕在她身边的贵夫人们,也会冷落她了。小杨氏的孝起码要戴上一年呢。这一年的时间,够做许多事了。

    崔嬷嬷又提起了金孺人与黄氏婆媳俩。

    金孺人是隋王的妾室,官宦人家出身,生了李玖,隋王便为她请封了正五品的孺人名号。隋王后院人少,她已是正妃之外地位最尊贵的一个了,平日行事谨慎小心,不爱闹腾,因此隋王前后两任王妃都容下了她。她与儿媳妇黄氏相处得不大好,时常拌个嘴,闹点小脾气什么的,遇事倒是行动一致对外了。对于从李俪君身边的婆子处打听到的消息,她们没有表达任何意见,只是赏了钱就走了。

    李俭让的乳母则问得很细,一些问题翻来覆去要问上几回,还会找不同的人问同样的问题,再对比每个人的答案。若不是崔嬷嬷早就嘱咐过手下提前打好腹稿,对过口供,只怕就不小心说错了话。还好,她们最终还是把这位苍娘子给糊弄过去了。

    李俪君想起这位苍娘子往日在李俭让身边主事的情形,暗暗猜想,她会不会就是那个向杨老夫人告密的大杨氏忠仆?

    想到窦王妃今日释放的善意,李俪君决定投桃报李。她叫近了崔嬷嬷,压低声音嘱咐:“今天大家都做得很好,接下来……如果还有人找你们打探,你们就照着我说的做。”她小声说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崔嬷嬷大吃一惊:“小娘子要主动把咱们东院闹贼的事宣扬出去?嗣王知道了怎么办?!”